特色小镇究竟“特”在哪里,唯美乡村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0-04-24


    特色小镇正日益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平台。特色小镇到底该怎么建才能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唯美乡村研究中心认为,特色小镇建设要根据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做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

    特色小镇,“特”是关键,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做文章。特色小镇建设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体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正在转变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规划特色小镇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每个小镇都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差异定位、错位发展,挖掘内涵、衍生发展。

特色小镇一定不能只是给一个‘特色’的命名。如果一个小镇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将很难长久兴荣下去。对于一个城镇来说,必然会产生人口的集聚,通过产业兴盛来带动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惠民的政策,这也是发展特色小镇的根本目的,那特色小镇究竟“特”在哪里?

    唯美乡村研究中心认为特色小镇决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必须依托自身良好的产业、生态、人文、建筑等基础,也就是说,特色小镇应该是特色村庄、美丽乡村的延伸和扩展。有以下好的基础(四特),才能事半功倍。

 

    一、特在“产业”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产业上。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来看,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的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知识化和服务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二是历史经典产业的回归,这是我国经济向消费主导转变以及人们对消费品质需求增强的必然结果。

 

    特色小(城)镇的产业需要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个发展结构。特色产业的选择需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环境以及产业发展历史基础条件,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历史经典产业回归三大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消费聚集、产业聚集、人口就业带动、生态优化、幸福价值提升作用,也是引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特在“功能”

 

    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没有生产与服务就无法形成大量人口的聚集。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形成了每个小镇独有的印象标识。特色小镇不能只以旅游为核心,但通过旅游的“搬运”,可以激发小镇内在系统与外部系统得交换融合,因此,旅游也是不可或缺的功能。有特色产业,有旅游,有居住人口,有外来游客,就必然要形成满足这些人口生活与居住的社区功能,否则特色小镇就只是个“产业园”。

 

 

 

    三、特在“形态”

 

    特色小镇的“特色”还在于其必须形成独特的风格、风貌和风情。风格体现了小镇的性格和个性。风貌是小镇独特的建筑与外观,需与文化传承结合,与生态及自然环境一致。小镇风貌的确定。应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基础上,以小镇的“功能定位”为出发点,以小镇的“历史文化”为向导,以小镇的“地型地貌”为根据。形成个性化、艺术化、传承化、文化化的景观与建筑风貌,塑造“小而美”的小镇形态。小镇的风情以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软环境为基础,结合演艺、社区活动、人际交往,成为独特的文化价值。

 

    四、特在“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单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小镇开发运营商)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角;而与特色小镇息息相关的当地居民,则承担参与与社会监督的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